所有文章

交易聖盃 第1章 聖盃傳奇

 交易聖杯

交易績效的最關鍵因素是您自己。世界頂尖交易者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因素是他們使用了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亦即,除非瞭解自己,否則您無法設計一套適合自己使用的交易系統。
面對一套交易系統,您必須問:這套方法適合自己嗎?對於自己來說,這是否是一套可用的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交易目標?是否符合自己的個性?自己是否能夠忍受這套系統可能產生的連續虧損?這套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心理準則?這準則又是什麼?
我很少聽到有人可以遵循別人的意見而在金融市場穩定賺錢。即使有這類的人,我相信人數也很有限。只要經過一段期間,那些聽從別人意見而從事交易的人,通常都會賠光交易資本而從此退出市場。
最具致命吸引力的,莫過於那些投資快訊的廣告。典型說法如下:「如果各位遵循XXX大師的建議,您可以在XYZ獲利320%,在GEF獲利220%,在EDC賺進93%。現在還不遲,各位只要花$1,000,就可以在未來一年內,每個月都得到XXX大師的推薦。」
如果聽從大師的建議而不知道對應的下檔範圍,或不知道如何期待其系統,大概難逃破產的命運。少數能夠神奇進入下一階段的人,他們會問:「告訴我應該怎麼做。」突然之間,他們開始瘋狂尋找某種能夠賺大錢的神奇方法。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追尋聖盃」。這些人試圖尋找某種能夠解開宇宙奧秘的致富之鑰。追尋過程中,他們通常會參加很多講習會,學習各種方法。但基於某種緣故,投資結果卻是重大損失。可是投資人還是不死心地追尋另一套系統,然後還是繼續發生虧損,直到他們最終不堪負荷損失為止,或是發現「聖盃」代表的真正意涵。

☆思考:投資人為什麼會不斷參加投資講座,不死心地追尋一套又一套的系統呢?
Ans:∵①投資人不知道從事股市交易需要一套交易系統、②投資人因不了解自己,所以也不知道哪套交易系統適合自己、③因虧損且不了解這套交易系統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所以只好不斷追尋一套又一套的系統。

一、聖盃的意涵…>在市場上尋找自我
=>嚴格遵循適合自己使用的獨特方法+自己能夠同時接受虧損與獲利

關於聖盃的意涵,有些學者認為,追求聖盃就是追求完美、頓悟、天人合一,甚至直接與神溝通。投資人「追求聖盃」也是在這個範疇內做解釋。
多數投資人相信,金融市場存在某種神奇的秩序,少數人擁有這方面的知識,並因此賺進龐大財富(※金融騙子因此而產生)。可是,很少人知道在何處尋覓,因為這些秘訣存在於最意料不到的地方~自己。
據說天神與撒旦之間,持續進行著戰爭,聖盃就擺在絕不妥協的兩股勢力之間。亦即,聖盃是存在於兩股相反力量(=獲利與虧損)之間。
多數人隨波逐流,跟著群眾走,做著我們被期待做的事情。追隨群眾的投資人碰到多頭行情也可以賺錢,但整體而言應該還是會虧損,通常只有那些能夠獨立思考獨立行為的投資人才能真正賺錢。
多數投資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希望每筆交易都能成功,每個判斷都是正確(※這樣的傾向導致:賺錢時急於獲利了結、賠錢時則無法儘速認賠),所以他們採用某種能夠讓自己覺得掌握控制權的方法。可是,賺錢的真正關鍵在於明智的出場決策,因為這讓交易者能夠即時認賠,並且讓獲利持續發展。想要設定明智的出場決策,交易者必須完全融入市場的脈動。總之,想要在市場上賺錢,就必須找到自己,發揮潛能,融入市場的脈動。
能夠賺錢的交易系統,可能有成千上萬套。可是,對於多數人來說,即使擁有這類系統,他們還是無法嚴格遵循。為什麼?因為他們採用的系統並不適合自己。
頂尖交易者的最重要共通特質,就是採用一套適合自己的系統或方法。所以聖盃的奧秘有一部分就是嚴格遵循適合自己使用的獨特方法,也就是要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系統。
生命最初是處在獲利與虧損之間的中性位置,既不擔心虧損,也不希冀獲利,這就是聖盃代表的生命。可是,隨著人類發展而形成自我概念之後,貪婪與恐懼的情緒也隨之產生。然而,只要您能夠放下貪婪之心(以及害怕得不到希冀之物的恐懼念頭),您就能融入萬物。偉大的交易者與投資人就是源自於這種境界。所以,生命中的每個行為,都會同時導致正面與負面的後果(包括:獲利與虧損)。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同時接受兩者。
為了要同時接受正面與負面的東西,我們需要在內心找到某個自然接受的場所。由這個立場觀察,輸與贏都是金融交易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於我來說,這個比喻代表聖盃的真正奧秘。(※科斯托蘭尼:遊戲是一種激情,有享受也有痛苦。一個遊戲者最大的享受就是:贏。第二享受是:輸。遊戲者最大的興趣是贏和輸間的差距。沒有輸贏,就沒有差距,也就沒有享受。
如果我們沒有在內心找到這個場所,就很難接受虧損。如果不能接受負面的結果,就永遠不可能是成功的交易者。即使是真正的交易好手,賺錢的交易筆數通常也佔不到一半。如果不能坦然接受損失,就不能在自己判斷錯誤的時候盡速認賠出場,以致小虧損往往演變成大災難。更重要者,如果您不願接受虧損,就不能採用一套真正具備長期賺錢能力的交易系統,因為這類系統可能有60%的交易會發生虧損。

二、交易的真正重點
交易成功源自於內在控制。對多數交易者來說,這個體認代表重大變化。內在控制實際上並不難辦到,問題是多數交易者不能體會內在控制的重要性。很多交易者認為金融市場是有生命的東西,牠會創造犧牲者(例如:主力坑殺散戶)。可是,市場不會創造犧牲者:是投資人把自己變成犧牲者。每位交易者都能決定自己的命運。除非瞭解這個重要原則,否則就不可能成功。
讓我們看看一些事實:
◎多數成功的市場專業玩家,他們的成功仰賴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有違人性;風險控制需要顯著的內在控制。
多數成功投機客的勝算並不高,大概介於35%50%之間。這些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們能夠精確預測價格走勢,而是因為他們能夠讓成功交易的獲利遠超過失敗交易的損失
◎成功的保守型投資人,他們大多抱持著與群眾相反的看法,做一般人不敢做的事。他們在大家都不敢買進的時候買進,在大家忙著追價的時候賣出。他們深具耐心,願意等待適當的時機。

想要投資成功,內在控制具有絕對重要性,這代表交易成功的第一步。那些願意實際著力於自我控制的人,也將是最終獲致成功的人。
交易的三個重要領域:①心理,佔60%②資金管理(=部位大小),佔30%與③系統發展,佔10%。多數人比較強調系統發展卻相對不重視另外兩個層面。金融交易是一場心理遊戲,而這場心理遊戲包括資金管理與系統發展。

☆問題:為什麼金融交易是一場心理遊戲?
Ans:因為不管多棒的交易系統,都難免出現虧損=>虧損會造成心理壓力=>無法平常心看待虧損時,便會有凹單、攤平、不遵守交易紀律而亂下單等行為,以致虧損擴大=>無法做到賺多賠少的交易原則=>因此,必須反過來透過交易系統&資金管理,讓每一筆交易的最大虧損能夠在自己心理承受的壓力範圍之內,如此才以避免下一筆交易受到影響,繼續遵守既定的紀律。

☆問題:為什麼交易層面是心理>資金管理>系統發展?
Ans市場交易=>基本功=基本分析和/或技術分析=>趨勢判讀=>交易系統的發展(10%=>進場和出場的策略=>部位大小控制=>交易必須要禁得起最糟情節的考驗=>資金管理(30%=>虧損減碼或即時停損、獲利加碼&續抱最大化=>賺多賠少的交易原則=>心理(60%=>基本功=>…(反覆循環)。

市場交易的學習歷程


三、模仿成功者的行為模式
各位或許參加過某位投資專家主持的訓練課程,探討交易成功的奧秘。當您參加訓練課程時,可能非常信服老師傳授的知識與方法。課程結束之後,您覺得信心滿滿,相信自己可以憑藉著相關方法賺錢。不幸地,當您實際引用相關技巧或方法時,通常會發現這些訓練課程並沒有讓自己變得更棒。
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您不具備相關方法所需要的心理建設。心理架構--您的思考方式--是交易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別人把他們的交易方法傳授給您時,通常都只會傳授表面上的行為,這並不是他們想要留一手,而是因為講師他們並不真正瞭解其行為的關鍵所在。即便他們瞭解相關行為的真正關鍵,恐怕也很難傳遞這方面的資訊。所以,很多人認為金融交易如果想成功的話,需要具備某種「天賦」。
可是,「才華」是可以透過學習而取得的。我相信,如果至少有兩個人可以把某件事情做好,那麼多數人就可以透過學習而取得相關技巧。傳授相關技巧的關鍵在於建構學習模型,過去20多年來,模型建構科學主要源自於「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NLP)。
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課程通常只探討模型程序想要學習的技巧,而我的課程通常會針對三個主要交易層面與財富累積程序建構學習模型。

我所發展的第一套模型是學習如何成為頂尖的交易者與投資人,深入觀察這些頂尖交易者與投資人的共通性質例如:他們交易成功的真正關鍵是都採用低風險的方法。
察覺他們的共通性質之後,接著要決定這些共通性質必須在那些條件下才得以運作。這些條件有:①必須具備那些信念?②如何認定自己能夠有效執行相關性質?③需要採用什麼心理策略(=思考程序)?④為了發揮自我承諾或開放心胸等性質,需要具備哪種心理狀態?而這些條件主要都牽涉到心理層面,這也是我之所以認定金融交易屬於心理競賽的理由之一。
最後,我們要判斷其他人是否能夠透過這套模型取得類似的交易績效。

我所發展的第二套模型是有關於頂尖交易者/投資人如何學習其他方法、如何進行研究然而,如何尋找與發展一套適合自己使用的系統,基本上就是一種心理程序。您必須知道自己的市場信念,所採用的系統才能符合相關信念。您必須充分瞭解自己,才能設定個人的交易目標,然後根據相關目標建構交易系統。您必須知道交易過程中,必須符合哪些條件,才能讓自己覺得坦然(自然)。
想要尋找一套正確的交易系統,剛開始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儘量瞭解自己,如此才能設計一套真正適合自己使用的系統。(※怎麼辦到這點呢?)另外,瞭解自己之後,又如何找到一套適用的系統呢?

我所發展的第三套模型是探討頂尖交易者如何決定一筆交易的部位大小對於交易系統來說,資金管理就是決定部位大小(position size)的部分,也就是回答「多少?」的問題。
關於部位大小的問題,多數交易者都存在心理偏見而註定要虧損。很多法人機構交易員不知道自己交易涉及的資金規模,甚至不知道自己丟掉飯碗之前可能發生多少虧損。因此,他們根本不可能明智判斷部位規模應該多大或多小。

我所發展的第四套模型是有關於財富多數人之所以不能在金錢遊戲內取勝,是因為他們採用別人的法則。他們認為那些擁有最多金錢的人就代表贏得金錢遊戲。當您成為億萬富豪時,或許意味著您勝利了。可是,如果真是如此,多數人都會失敗。
雖然各位可能需要先花幾年的時間學習交易,發展適合自己使用的計畫與交易系統,不過只要完成這些程序,根據定義您就可以享有財務自由。(※財務自由的定義請見「第0章 序/前言」)

※參考資料:
「交易.創造自己的聖盃」(Trade Your Way to Financial Freedom),作者:凡.沙普博士(Van K Tharp, Ph.D.),譯者:黃嘉斌,出版者:寰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月 二版六刷。
※圖片來源:
http://www.t-island.jp/p/uploads/event/G419.jp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Copyright © 2017 股澐 | 電子信箱:cathyliu0403@gmail.com | by Templateism

技術提供:Blogger.